三伏天 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来了,我国传统历法规定,“初伏”和“末伏”都是10天,中伏天数则不固定。这是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,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,所以“中伏”到“末伏”有时为10天,有时为20天。今年的三伏天为40天加长版,从7月12号-8月20号。
炎炎夏日,你是否感到睡眠差、很急躁、易激怒?有可能是情绪中暑!高温天气不仅“烤”验人的身体,同时也“烤”验人的心情。

什么是情绪中暑?
情绪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、高湿或炎热环境中,因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造成的一组心理、精神症候群。临床表现为:认知功能下降、情绪不稳定、行为异常等,又称夏季情感综合征。
情绪中暑的表现: 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减退、反应迟钝、思维迟缓、烦躁不安、易怒、兴趣丧失、悲观绝望等抑郁焦虑的情绪症状,以及坐立不安、强迫重复、冲动毁物、人际冲突、酗酒闹事、自伤自杀等行为症状。
什么环境易导致情绪中暑?
16%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,尤其气温超过35摄氏度、日照超过12小时、湿度高于80%的时候,造成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会急剧上升。
哪些人易发情绪中暑?
1、长期睡眠不佳的人
2、白领等工作压力大的人群
3、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人
4、长时间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
5、有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消化系统疾病的人
6、性格争强好胜的人
青壮年是高危人群
青壮年人群暴露在热应激源的机会更多,比孩子、老人更易情绪中暑,对工作生活影响更直接,症状发作时对他人和自己伤害更严重。
如何消暑?
1、如何选择空调的好坏来使环境合适或到阴凉干燥的地方很重要
2、采取降体温措施,如饮水、沐浴、擦身
3、喝水补充水分的同时,要补充糖、盐
4、放松身心、闭目养神、冥想清凉的事物、环境
5、找个老友喝茶聊天,找个闺蜜谈心说事
怎么预防情绪中暑?

1、调节好情绪,保持乐观心情,静心养生
2、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运动,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
3、避免在最热时外出,也不要在封闭环境待过久
4、保证睡眠
5、多吃清淡开胃食品,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
三伏天的九条禁忌
1、忌大口急促的喝水
这样会快速稀释血液,加重心脏负担,这对冠心病患者更危险。每次喝水不超过200ml左右,温开水最好,要少量多次,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。
2、忌冷风对着吹
空调直吹会使颈背部肌肉受寒,痉挛、后背酸痛。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摄氏度。
3、忌情绪激动
天热易心浮气躁,激动伤身,血压上升,血管及心脏部位比正常压力高得多。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消除坏情绪。
4、忌中午不休息
天热夜晚睡眠受到影响,午睡可以保证下午精力充沛,有效预防冠心病、心梗的发生。午睡30分钟左右为宜,之后可轻微活动,喝杯水。
5、忌光吃水果不吃饭
天热身体出汗多、消耗大,易疲劳、没胃口,如果光吃果蔬了事,会营养不全,免疫力下降,导致疾病。多吃含钾丰富的果蔬,如香蕉、西红柿、橙子、芹菜等。适当补充蛋白质,如瘦肉、鱼、鸡蛋等。出汗会丢失B族维生素,谷类含有丰富B族维生素。
6、忌不开窗通风

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,用空调怎么快速除湿,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,如不开窗换气,空气质量变差也会致病。
7、忌整天不出汗
不能整天呆在空调房,适量运动、微微出汗对身体好,既能排走体内毒素,又能调节体温。
8、忌大量吃冷饮
比如冰淇淋适当吃解暑,大量吃会伤身,使胃粘膜下血管收缩,粘膜层变薄,出现粘膜水肿糜烂。其实温白开水是最佳最健康的饮品。
9、忌冲冷水澡
冷水刺激会使心跳加速、血压升高、肌肉收缩、精神紧张。尤其不能冲冷水澡的人:婴幼儿、老年人、经期或孕期、持续加班者、坐骨神经痛或关节炎患者、冷过敏者。洗澡水温35到40摄氏度最好,洗15分钟左右即可,不要超过30分钟。
——图源网络。